查看原文
其他

这件事,让桂电学子收获满满!

融媒体中心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4-12-27


在桂电校园里有个特别的地方

它叫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青葵智荟微农场

在那里

各学院都有一块地(责任田)

同学们可以体验劳动

带来的快乐和希望


经过同学们的辛勤劳作

土壤越来越肥沃

种出来的果实也越来越多样......

跟着融融一起去看看吧


点击观看视频


01


移旧整地 开始新耕种

同学们经常会去农田里转悠,查看“自家财产”。完成了成熟作物的采摘和旧作物的移除工作后,同学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耕种,积极与大自然“对话”,体验劳动的乐趣,挥锹铲土、松地施肥、运输碎石,高年级的学长学姐们有了种植经验后,会以“老带新”的方式指导新入校的学弟学妹一起耕种,汗水滴落在土地上,那是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爱的浇灌和延续。




02


不断探索 自发育苗


除了学校统一采购的种子和苗,部分学院创新探索,自发育苗。

机电工程学院组织学生在机电大楼阳台等地利用育苗盘和育苗基质开展育苗活动,学生每天进行浇水和观察记录,使用实验室传感器对温湿度和光照强度进行监测,通过和作物生长最佳温湿度及光照强度表进行对比,使用偏光片、遮阳网等材料将温湿度及光照强度等生长要素控制在作物生长最佳范围,为苗子生长提供最佳环境,达到快速育苗、缩短育苗时间的效果。

信息与通信学院组织学生在校外选址建立培育基地。经过对土质、光照、工具及灌溉的全面评估,选定一处位于背风且阳光充足的坡地作为培育基地,并决定种植生长周期较短的青菜类作物以加速培育进程。为提升育苗成效,学院邀请蔬菜种植指导团队“一对一”指导老师进行现场种植技能培训。在育苗期间,学生每日坚持浇水工作并详细记录观察结果,依据幼苗的生长状况调整灌溉方式与频率。待幼苗成长至约一手掌长度时,挑选健壮植株移植到校内微农场,随后实施为期三天的根部灌溉,以巩固幼苗的生长基础。



03


播种希望 耕耘梦想

同学们放下手机,撸起袖子,细心育苗,认真除草,培土浇水,亲手栽下种子和小苗。在同学们的呵护下,菜苗和果苗一株株挺立起来,微农场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景象。种下的作物有萝卜、茄子、大白菜、菠菜、蒜、韭菜、香菜、百香果等20余种。


04


组建团队 助力农耕

为做好微农场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工作,校团委联合后勤处组建蔬菜种植指导团队,并分别对各学院种植区域进行“一对一”指导,带领同学们进行各种蔬菜种植及养护。


05




科技赋能 学以致用

学校积极探索创新劳动教育实践模式,充分挖掘学校劳动教育资源,凸显学校优势和特色,打造劳动教育基地品牌,实现桂电劳动教育和学科专业优质资源的交叉、协同、共享,构建学校“科技+”劳动教育实践体系。除了农田里的成果,老师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在专业学习方面也收获良多。

目前,各学院依托微农场衍生出比赛作品共50余项,参加比赛共获省部级以上奖项43项,其中国家级获奖12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立项1项、区级10项;申请专利6项,发表知网可查论文4篇。

点击观看视频


-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



-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


-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


-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


-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作物的收获离不开土壤的滋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学生发挥专业特长,在微农场进行土壤分批取样,对土壤的湿度、PH、氮、磷、钾等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将结果跟踪分发给各学院,让各学院可以进行合理追肥。通过这次检测,不仅能检验学生学习成效,更能增强实践能力。根据此次数据检测,校团委和后勤处将联系灵川县、灵田镇农业站专家一起研究制定方案,分类指导各学院改善种植土壤。


06


庆祝收获 分享果实

近日,微农场也迎来了丰收!从田间地头到灶台烟火,近千名同学齐聚,庆祝收获,享受劳动果实的甜蜜,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是一堂生动的劳动教育课!”

果苗菜苗成熟后,大家满怀喜悦,欢呼雀跃,为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到自豪。同学们开心地采摘“胜利果实”,有的分享给同学、老师,有的带到学校一站式社区的“共享厨房”进行烹饪,有的将成果进行售卖。看到几个月的辛苦劳作有了成果,同学们都开心极了。



07


向阳而生 有感而发

机电工程学院2024级学生张利豪:

踏入学校微农场,蔬果繁茂,生机盎然,也让我对自己所学的智能制造专业有了新的认识。在微农场规划时,我们需要考量每一寸土地的合理布局,这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智能这个含义,以达到最优产出。制造,则是将农场构想落地。对农具的使用、搭建防虫网和保温膜等实践活动提升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微农场让我体会到自己专业运用到实践的乐趣,让我更加坚信:用专业知识将设想变为现实,方有收获。


信息与通信学院辅导员姜红飞:

方寸微农场,劳动促成长。信息与通信学院为落实五育并举,高度重视微农场种植项目,全程跟进土地整理、播种育苗及后期养护。为了确保种子良好萌发,学院经综合考量选定校外地点开辟培育基地进行育苗,组织学生每天进行浇水和观察记录。学院还邀请了校外指导刘师傅开展现场种植实操培训,提升师生种植技能。组织学生们在校内摆摊售卖,所得用于团建,切实增强学生责任感与协作精神。今后,学院也将继续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在实践中不断推动劳动教育的深度发展。


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辅导员李波

学校“微农场”是学生们劳育实践场地,同学们在这里既收获了瓜果蔬菜,又锻炼出吃苦耐劳、创新合作的精神品质。他们把收获的成果带进学校共享厨房,把经验做法推广至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受到全州融媒、劳动时报、人民网等主流媒体报道。劳动实践真正让同学们体会到了劳有所为、劳有所获、劳有所乐。


商学院2024级学生马子豪:

学校为我们开辟的青葵智荟微农场,让我们可以亲近自然,感悟生命的奥秘,当我们亲手翻开泥土、播下种子的那一刻,便开启了与自然的深度对话。当我们亲自参与到种地的劳动后,才能真正理解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的含义。在收获的季节,我们把劳动所获端上“一站式”共享厨房餐桌,那种满足感和幸福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这些食物不仅仅满足了我们味蕾上的享受,更是我们辛勤劳动的结晶。这种对劳动成果的珍惜之情,会转化为我们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我开始明白,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每一种劳动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对待。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级学生谢李炘:

初入青葵智荟微农场,面对一方方土地,我们仔细考量并制定播种、施肥、浇水、除草等计划。随着时间和精力的付出,我们看着精心种植的蔬菜茁壮成长,从种子破土到蔬果满架,收获的不仅是果实,更是对劳动价值与专业融合的深刻认知。劳动中磨砺的耐心、细心与匠心,助我在材料学复杂实验、精密测算中沉稳应对。领悟到材料优化与作物培育是一样的,需要顺应规律、精耕细作,以汗水浇灌、用智慧培育,才能收获理想“成果”,未来我定将这份微农场感悟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为材料领域添砖加瓦。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2024级学生曲冉:

“一片微农场,一口自然香”,青葵智荟微农场带我们走进生命与环境交织的课堂。翻土,播种,浇水,施肥,收获,我深刻领悟到了生命与环境的微妙。这小小的农场,也是环境的缩影。浇水施肥时,感受着生命对滋养的渴望;除草清石时,体会到环境平衡的重要性。它让我懂得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珍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微农场,不仅仅是一片种植作物的土地,更是我们与植物交流的生动课堂。它教会我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用精湛的专业让生命与环境实现和谐共生。



桂电高度重视大学生劳动教育

学校共建立18亩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组织学生分批

参与“青葵智荟微农场”劳动教育实践

以劳动价值观、劳模精神

工匠精神、科技助农为主题

通过集体劳动、教学辅助

成果分享、成果销售等实践形式

使学生切身体会劳动成果来之不易

让学生真正获得劳动体验

习得劳动本领、创造劳动价值、享受劳动成果



END


文字 | 文如冰 罗明伟

图片 | 校团委 后勤处 各学院  青春桂电网络思政工作室

视频 | 青春桂电网络思政工作室   机电工程学院

编辑 | 青春桂电网络思政工作室(杨艳青 胡杰 田金洋 李晓威)

编审 | 李俊桦 文如冰

校对 | 秦   茜 鲁家亮

审核 | 王再新 胡佳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